(一)新四军老同志回忆
2009年10月27日 11:07
段焕竞(1911—1998,湖南省茶陵县人。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一营营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少将衔)回忆1则:
湘赣红五团约六百余人,奉命于1938年2月从江西省的莲花县垅上、神泉出发,经洋溪、安福、吉安、樟树镇、丰城、东乡、上饶、浙江华埠,二月下旬从江西玉山县火车站步行到达开化。由于雪阻,在此进行了不期二十余天的整训。刘善培政委宣布将部队编入一支队二团和一营,通过整训,从开化出发,经马金到达歙县王村。……
二月中旬,我们部队奉命开到浙江开化县集结整编。不久陈毅同志来到,就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我们湘赣边游击队正式编为一支队二团,任命我为第一营营长。接着,我们新四军在长江以南的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地区。
——《跟随陈毅同志出山抗日 》
段焕竞回忆2
一、新四军一支队二团(我当时在二团),大约是一九三八年二月开往开化进行整编的,在开化驻了半个月左右,然后开到安徽泾县潜口。当进二团三个营(即湘赣一个营、赣南一个营、赣东北一个营),我在湘赣营当营长。
二、一支队当时编两个团。来开化主要是进行整编、整训和政治动员,然后向京、沪、杭方向挺进抗日。……
1981年9月24日给本办的信见本室资料i——a4——4-006
段焕竞回忆3
我于1938年1月(实为2月)从江西莲花出发,2月经吉安、樟树、到玉山下火车,到开化后,几个地区的游击队都下来进行整编。下山时我们叫一大队,在开化整编为一支队二团,共三个营;一营原名湘赣营由段焕竞任营长;二营(赣南营),三营(赣东北营)。一团副团长江渭清(原政委改为副团长),一团团长是由傅秋涛兼的,他是一支队副司令。一支队司令、政委都是由陈毅担任。由陈毅在开化城里徐家祠堂召集了营、团长干部会议。我们这个营住在离开化城四五里路的地方与华埠街上。一团就住在我们的周围。陈毅在徐家祠堂作了长时间的报告。一方面按国民党的编制进行整编,一方面谈到了我们到了江南以后,要保持革命的优良传统,讲团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继续向东进!并作了行军动员。当时三营扩展了当地一部分人参军。这情况黄光裕、邹志成应该知道。以后行军陈毅一直跟着我们二团走了。我们在开化整编了半个月的时间。……陈毅在华埠的讲话的回忆稿意思大概还差不多。
1982年11月4日下午口述于南京军区司令部。
记录人:洪根达、童保林。
张銍秀 (1916年出生,时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侦察参谋,原昆明军区司令员,1955年少将衔)
1、……我是十一月份离开延安,到达湘赣边游击区的垅上。不久,部队下山,在开化集中后,准备往岩寺进发。因大雪走路未能如愿,便在开化成立了二团团部。春节过后,冰雪消融,部队路往马金岭进入歙县境内,二团在王村集结。
在徽州地区同党史工作委员会座谈记录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六日(摘要)(原件存徽州地委党史办)
2、村子比较大的,团部就在华埠那里。一团在我们北面,华埠的北面(现孔埠)。政治部不在华埠,离开华埠一段路。
(2007年3月24日海淀区万寿路上张銍秀将军寓所采访资料)
饶守坤(1915-2006年,时任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团长、原济南军区原司令员,1955年中将衔)回忆:
1938年2月在江西盐(铅)山石塘,我们听了张云逸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即把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五团,我任团长。然后从盐山出发,越过弋阳、横峰之间的浙赣铁路,经德兴、饶家坂、过白沙关到达开化华埠,与当月到达华埠的闽东游击队改编的三支队六团会合,进行整编。3月中旬,翻越马金岭到达歙县王村。到王村后,我就接到军部的命令去延安学习,团长由孙仲德接任。(以上根据2005年12月14日,在饶守坤寓所的采访录音整理)
余光茂(1915—1998,江西省崇义县人。时任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一营副营长,曾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回忆 :
三支队五团奉命于1938年二月下旬,从江西铅山石塘镇出发,越过弋阳、横峰之间的浙赣铁路。经德兴饶家坂、铜埠]白沙关到达浙江开化。三月,翻越马金岭到达王村一带。……
潘启琦(1920年出生,时任新四军一支队战地服务团成员、济南军区原副政委)
回忆:1、1938年1月,我和景德镇的十几名青年一起去瑶里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并随着这支游击队改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开赴安徽省岩寺集中。走前,陈毅同志把景德镇参军的十几个青年,组成第一支队战地服务团,属新四军第一支队直接领导。2月10日,在瑶里集结的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三营550多人,根据统一部署,在瑶里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告别父老乡亲,启程开往安徽岩寺。部队在支队司令员陈毅亲自率领下,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跋涉,按时到达了集结地域,驻扎在皖南地区岩寺南边的潜口镇,是新四军最早到达皖南集结地的几天后军部从南昌到达岩寺。
随后,陈毅同志为看望前来皖南集结的部队及传达中央有关指示,又带领我们战地服务团到了开化、华埠,具体时间已记不清楚了。第一站是开化,三支队五团、六团已到开化,我们曾去两个团的政治处参观。停留几天后到华埠,三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五团在那里,六团是否在华埠记不清楚了。当时在华埠的领导人有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三支队政治部主任胡荣、宣传科长孙克骥等。到华埠的第二天,张云逸、孙克骥陪同陈毅来服务团驻地看望大家,并和大家进行了亲切交谈。对在开化、华埠期间陈毅同志的其他活动情况,我不太了解,……
几天后,三支队出发向皖南集中。为使我们熟悉部队情况,安排服务团成员随三支队五团行军,协助连队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救亡室(红军时期为列宁室),做好鼓动工作。部队到达泾县茂林后,我们离开五团,赶到岩寺附近王村驻地。当时,一支队司令部、政治部驻在王村,一团、二团驻王村附近。(2005年12月8日给本办的信)
潘启琦回忆2、
要涉水,把马给女同志骑,过哪个马金岭,我一想印象就很深,什么道理?他不骑马,一边跟我们聊。他看到路边村庄,他讲我以后革命成功,到村庄当小学教员。
华埠停的时间长一点。首先第一个,张云逸陪同陈毅,还有孙克骥,当时的宣传科长,三个人去看我们服务团。有一段记得:张云逸一看陈毅这么严肃,年纪也比较大,长者的风度。他跟我们开玩笑一样的,他说,我也演过戏,有一次叫我演戏,台词都背了好半天了,背熟了,准备出来演,出来一看,这么多人看着,害怕了,赶快跑回去,大家都笑了,第一次见面就这个。
三支队政治部为了我们熟悉部队,为了锻炼我们,把战地服务团,分到5团的各个连队,帮助教唱歌,一路上跟着他们行军。
(2007年3月25日济南军区管理局潘启琦寓所采访)
李清泉(时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成员、安徽省原副省长,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一支队战地服务团的前身,是在景德镇的一些救亡活动的青年人,杜重远(著名爱国实业家、革命民主运动活动家)的学生。37年底,陈老总动员我们参加新四军。我们就是那个时候,听了陈老总的动员报告之后,到江西浮梁县的瑶里参军。组成了一支队的战地服务团。
1938年2月,我们随陈老总从皖南步行到华埠迎接一、三支队。一路上,陈毅走到那里,就把战地服务团带到那里。许多人都说:战地服务团是陈毅的“宝贝疙瘩”。陈老总的宝贝疙瘩,我们理解是,陈老总对我们这些人很关心,要培养我们,年轻小伙子,也没什么经验,光是凭一股热情不够的,他要亲自带着我们参加实际的锻炼,所以走到那里带到那里,他带我们到这个开化去,也是这个宗旨。
到了开化,战地服务团就根据陈毅指示,学习红军的宣传队,走到那里,唱歌演戏到那里,写标语,组织演讲,动员各界民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陈毅非常关心宣传工作,在去华埠的路上,陈毅给战地服务团送白布这件事情让我至今难忘。
到开化的这条路上,那个村庄我记不得了,我们到一个地方,就要摆开摊子,把笔、颜料拿出来画画。这时,陈毅来了,他发现有一幅宣传画没挂起来。我告诉他,那幅画是画在纸上的,因为风吹雨淋,已经破了,没办法再挂。陈毅听了后,第二天,就派副官送来了一匹白布,让我把画画在白布上。当时我非常激动。这匹布现在看上去不是回事,可那时金贵的,我们服务团还有连军装都没穿上,什么都有。还鼓励我们好好画。以后宣传画里有几幅被史沫特莱选中,送到美国介绍新四军,这也是与陈老总鼓励有关系。
2月中旬队伍到达华埠,在那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到部队去看一看,和有些同志谈谈话,了解了解情况。从那以后,战地服务团就暂时留在三支队。后来,他们又随三支队到了开化县城——开阳镇。在开阳镇,召开群众大会,给一些小孩子,教他们唱唱歌,演了几次戏,在开化城隍庙演过一次戏,规模比较大一点,来的人也比较多,那次戏影响比较大一点,剧本是丁玲《冲峰》。
几天后,三支队接到行动指示,离开县城,赶往安徽歙县。
(根据2007年3月20日在合肥市省政府宿舍1号楼采访李清泉录音资料整理)
李仰岳(时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成员、原北京市公安局原副局长):
马金岭山高路陡,是战地服务团随陈毅去华埠的必经之地,那时又逢下雪,山路异常难走。我们一路走,有两个印象很深的,一个过马金岭,陈毅带头走。他说,看看我脚踩到那里,走到那里,跟着我脚印走,他说:这是三年游击战争中学到的宝贵经验。还有一个到华埠很高兴。
进入开化境内后,战地服务团就忙着做沿途群众的思想工作。我们路上搞宣传,有一个画漫画的,每一次用纸很多,风一吹下雨一淋就没有了。我负责道具的,演一老头,自己没有(道具),到老乡那借去,戴一个什么帽子。负责张贴,我又不写,有专门写的,用石灰、油墨写在墙上。服务团团长不知为什么把我一个人带到张鼎丞(应为张云逸)在华埠的一个小楼上。那时是个春天,还比较冷,围着一个火炉,军长(陈毅)在、张云逸在,谈什么事,我忘了。
到了开化县城,那时我们乡下的,到城里面不是很高兴吗?随便走,街上好象很宽敞,很干净,街上人不多。出去借服装,动员群众参加联欢会,到家里,老百姓没什么隔阂。我们服务团演出一个戏,《放下你的鞭子》。服务团的演员唱歌什么的,在那次大会上,我记得有这两个领导人,陈老总不在,我们是军民联欢这个意思。
(根据2007年3月22日在北京市丰台区芳星园三区李仰岳寓所采访录音资料整理)
阮贤榜(时任新四军一支队一团三营副营长,原浙江省军区参谋长、副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集合的时候,召开了两个团的排以上干部会议。(项英说):出发到浙江去,到前线打日本。
到开化,当时我在一团三营,是三营教导员,跟傅秋涛一起的。傅秋涛是湘鄂赣红军游击队的领导人,
后来在开化县城,陈毅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还作了题为《当前抗日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后来,部队就去了安徽岩寺。
(根据2007年3月20日在合肥市安徽省军区第三干休所阮贤榜寓所采访录音资料整理)
孙克骥:({1916—2005},福建省崇安县人。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宣传科长,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顾问。1955年少将衔)2则
回忆1、
记得是在1938年2月间,我第二次随张云逸同志到福建。这时,新四军已成立,闽东游击队已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张云逸同志此行任务之一就是同福建国民党当局商谈第六团北上抗日问题的,我们一行五人(还有王助、徐平羽、马骏),专程到古田县城。不意叶飞同志已率领部队在赴浙江的途中。因为张云逸同志还要到福州,同陈仪商谈建立新四军福州办事处问题,便命我先带了他写给叶飞同志的一封信,沿途去赶部队。当时闽浙边境、浙赣路上兵慌马乱,国民党溃退下来的部队到处皆是,交通阻塞,我好容易才在浙江常山县球川镇赶上了叶飞的部队,在六团团部见到阮英平同志,他是六团副团长,叶飞是团长。……
不久,六团开到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在这里,同闽浙赣的五团部队汇合。同时,成立支队的司、政机关,我回到支队政治部任宣传科长。由华埠到安徽新安江畔的王村,到岩寺附近的砖桥,一路上我总是随六团行军。
——摘自《大江南北》1986年第四期第57、58页
回忆2、
一九三八年春节前,张云逸由南昌到石塘筹建新四军第三支队机构。张云逸任新四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到浙江开化才到差)。并抽调一批干部到司政机关工作,我被调到支队政治部任宣传教育科科长。五团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绍铭,参谋长桂逢洲,主任刘文学;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参谋长黄元庆。六团的政治处主任暂缺,张云逸在石塘筹建完毕,决定再次到福建。他的任务有二:一是去福州同国民党商谈在福州成立新四军办事处,二是了解闽东部队改编瓣情况。二月中旬,张云逸和秘书王白如(即徐平羽)、新华社记者马骏,以及王助和我一行五人,从石塘返福建。
大约是二月下旬,部队开进到浙江开化的华埠镇。五团、六团在道里汇合。在华埠成立了三支队司政机关。当时部队的装备很差,五团的步枪都配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战士扛的是梭标,子弹很少。但是,部队士气很高,纪律严明,给群众留下良好的印象。连一向敌视我们的地主阶级人物也不得不满口称赞。华埠的镇长就说:“你们部队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可谓王者之师,不过你们的装备行吗?抗战以来,多少装备精良的部队都被日本人打得丢盔弃甲,你们靠梭标能打日本人吗?”抱有这样观点的人不止华埠镇的镇长。有不少基本群众也为我们担心,他们的担心是出于善意的。但是,他们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只看到武器装备,没有看到这是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高度政治觉悟的部队,没有看到这支部队是人民的军队,能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能在广大的人民之间扎下深根,茁壮成长。
三月间,支队率五、六两团由开化翻过马金岭,到安徽的歙县岩寺,同一、二支队汇合。
……
——摘自《大江南北》1986年第二期第38--42页
许登寿(江西省横峰人,1931年参加红军,曾在皖浙赣红军独立团做医务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入新四军。建国后,曾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械部政治部主任,安徽省安庆军分区政委。)
历经艰辛,开化喜遇新四军
1938年2月,我们在白石桥听老百姓说,玉山县城最近过了好多兵,这些兵不捉人挑担,很客气,讲是朱毛的红军。关英闻讯即刻派人挑了几担油到玉山县城去探听虚实。打听的人回来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已经合作了。
关英很激动,当夜召集我们开会,决定派我第二天动身寻找部队,关英则亲自去南昌找黄道。关英从弄来的报纸上,曾看到黄道在南昌新四军办事处的消息。关英还嘱咐我说,如果找到部队,赶快去南昌或景德镇找他联系。我终于在开化找到粟裕。师长粟裕和政委刘英率领的红军挺进师,于1935年2月开始转战闽浙赣,后又转进浙西南,开创了浙南、浙西南、浙东南和闽东北等游击根据地。1937年10月,他们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红军挺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后整编为新四军。当时我在开化碰着粟裕部队的宣传队,他们正在街上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说现在两党合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我从这里第一次听到新四军的名称,开始我不敢称他们“同志”,反复询问后才说明身份,我说是红军,是来投部队的。他们便把我带到开化县城政治处。我见了粟裕激动得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为了和粟裕他们联系,皖浙赣省委和红军独立团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呀!…… 摘自许登寿回忆《随皖浙省委突围纪实》
杨明:(时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宣传队员)回忆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坚持闽西南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当时,二支队司令部设在白土。1938年2月27日,这支部队,在司令员张鼎亟、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率领下,召集军民数千人,于龙岩白土镇西边的广场,举行北上抗日誓师大会。……由玉山到开化城,沿途听到机器瞳隆吼声,在民族工业十分落后的土地上听到这声音,感到很新鲜。从开化翻马金岭,进入皖南。在宣传队里,我们每到一处都散发传单,写标语,并没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等节目,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宣传国共合作相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耐心讲解为什么红军改编为新四军。4月18日,我们二支队进入皖南岩寺。摘自《云岭》总第43期
王直(时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宣传队长,原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回忆3则
回忆1、1937年冬,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8年3月27日,新四军第二支队从闽西老根据地龙岩白土出发,北上抗日,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谭震林,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副主任王集成、谢育才。从樟树到浙江江山,我们坐火车。我是第一次看见火车,很新奇,火车可以让我们早些到达前线,也很叫人兴奋;可总觉得还是行军好,和祖国大地,和人民更亲近。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我巳习惯了每天走60至80华里,习惯了背背包,有时还背几斤军米,习惯了一到宿营地就去写大字标语,访问乡亲们,习惯了早上一起床就把地扫干净,把门板还给老乡,那也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好了的。从江山经过常山、开化,用一天功夫翻过浙皖交界号称上五十里下五十里的马金岭,进入安徽,经过休宁、屯溪,到达军部临时驻地岩寺,像歌里唱的那样:完成新四军大汇合。
回忆3一九三八年三月十八日,我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和第三团、第四团,在第二支队司令张鼎丞、副司令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率领下,由江西玉山出发,经徐村、球八岭于三月廿九日至达华埠。到达华埠时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部队在那里驻了两天,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和第四团驻华埠,第三团驻航头。我那时担任支队宣传队队长,每到一地都要召开联欢会议,宣传我党我军抗日救国主张,散发一系列宣传品。在华埠演出两场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武装上前线》、《军民合作》,歌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文艺节目。并派了一个分队由副队长张克强带队到开化城里作宣传。在城里得到开化县救亡团体的支持配合,使宣传工作得到顺利进行。支队政治部民运科在华埠召开了各界人士座谈会。首先代表新四军对开化、华埠有民群众对我军北上抗日路经此地得到支持表示感谢。座谈会有当时的华埠镇镇长参加。四月二日,由华埠出发,经开化到达马金,在那里住一夜。那里的群众抗日热情很高涨,小学生都能唱《义勇军进行曲》。那里的保甲长筹备了大量粮草。部队每到一地都得到支援,沿途群众热情洋溢,热爱新四军。……
(本室资料i——a4——4-005)王直给本办的信1984年4月3日。
郑铁鹰(时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宣传队员)
1938年i月,南方八省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闽西南红军改编为第二支队,张鼎丞同志为支队司令,谭震林同志为副司令,罗忠毅为参谋长,王集成同志为政治部主任.宣传队和菲律宾归国华侨抗日战地服务团(团长沈尔七)为二支队的组成部份。
1938年2月,部队在白土镇召开北上抗日誓师大会,随即日以继夜地奔赴皖南。二支队出闽西、经江西、过浙西(开化)、入皖南。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4月底抵达军部指定的集结地——安微省歙县岩寺,与一、三支队胜利汇合。
《奔赴皖南——回忆新四军二支队宣传队》
陈松茂 (时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宣传队员)
1938年2月28日,我和涂峰、林晓3人.到龙岩白土参加新四军.由邓于恢同志接见,安排在二支队宣传队当队员.宣传队队长王直,副队长彭冲、张克强;队员有:李桂英、骆军、陈虹、陈星、周苗素、沈柔坚、杨明、邹健东、温巨潮、陈谦、陈惠、谢平、许寒冰等近100人。3月1日,部队自白土出发,北上抗日。当天,部队走了30华里,便在小池住了3天,部队在小池召开重要会议,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同志主持.宣布处分在漳浦事变中犯右倾错误的原红三团政委、中央闽粤边区特委代书记何鸣,原红军闽粤边独立营政委吴金,独立营一连政治指导员张智赫。部队自小池出发,经过新泉.长江、于都、赣州。在赣州改坐轮船沿赣江西上。轮船在赣江上航行了几天后,部队在樟树登陆,坐南浔线转浙赣线火车,在浙江(应为江西)玉山下车。部队行军经过开化,越过马金岭到皖南岩寺,4月底,新四军一、二、三支队在岩寺会师。
来源:
开化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作者: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