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上春秋-凯发k8国际首页

 凯发k8国际首页开化新闻网

衣上春秋

2020年7月14日 17:23

  开化现存最早的一本县志明崇祯《开化县志》中,对古代开化的服饰记载文字并不多。在《风俗》篇里,有“邑居万山中,无平原沃野之饶,其民尚朴而野,衣裳饮食依稀古遗”的文字记录。

  从字里行间可知晓,古代开邑位于大山之中,没有江南平原地带的肥沃田野、物产丰饶,其民风习俗崇尚质朴野趣之气息,衣着服饰、饮食习惯均依稀有古人的遗风遗韵。

  到了清代,由于《大清律例》有严苛的规定,开化的男女庶民,衣裳服饰穿着其用料不得僭越使用金绣。

  清代允许广大庶民衣着使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和丝绸绫罗、?绢素纱制成的衣裳。妇人允许搭配金首饰一件、金耳环一对。剩余的装饰,就只能使用银翠了,绝对不允许制造花样繁复的金线装饰用于日常的服饰中。

  清嘉庆年间,开邑的普通军、民、僧、道人等,衣着服饰器用都有了具体的规矩定制,不能随意僭越。

  如果是普通家常服装,僭用了锦绮苎丝绫罗彩绣的,还有用大红销金制为帳幔被褥的,妇人穿着金绣闪色衣服、佩戴金宝首饰镯子钗钏的,以及使用珍珠缘缀衣服,并结成卜子盖额璎珞等配件的,如果被发现或查到了就要按照律章被官府治罪,服饰衣物等要追缴入官没收。

  按照大清的律法,要求民间制造衣物服饰之物不应该不牢固正实,更不允许制作绢布棉麻者纰薄狭短、缺斤少两,因而在清代,民间老辈人一件衣物穿至数十年不破那是常有的事儿。

  曾经,开化民间老百姓的衣着是苦寒的,冬天穿短棉袄,很少能有穿上长袍裤子的。有的老百姓冬天一辈子都穿不上一身棉絮袄。而开化坊间的女子,也极少有用黄金作为饰品的。至于富贵人家夏天的锦帛、冬天的裘皮盖褥,坊间更是千人中无一人有之。

  整个清代,随着皇朝更迭开邑老百姓的生活也时好时坏。物产丰饶的日子,老百姓生活逐渐丰足,穿衣打扮亦能经常变化花样。开邑日子贫苦时,则百姓度日只求果腹,衣裳穿着粗糙质朴而简陋,更无需讲究什么配饰了。

  清光绪《开化县志》中记录了开邑人“冠礼(成年礼)”“婚礼”“丧礼”这三个重要习俗的穿衣样式。“冠礼”仍成年大礼,正肃衣冠,一般家庭条件允许的,均会制作重衣,为孩子举行庄重的成年礼仪式。

  “婚礼”时,男家求婚下聘,女家喜庆应答,父母上座,开邑男女均着红衣、肃正冠,上跪四拜。而新娘钗环簪珥,则随家贫家富随意佩戴之。

  民间遇“丧礼”,则礼重肃穆,不荤食不鼓乐,素白丧服甚重、悼客甚齐,礼而近古人。

  至中华民国建元,开始剪发易服,开化坊间老百姓的穿着也随时代潮流有了巨大的变化。

  晚清时一批青年学子留学海外,归国之后着西装,不再蓄发留辫子,开化亦偶有但并不多见。

  不久,民国政府官厅就下令剪去长发,不准蓄辫。于是,开化民间老百姓纷纷效仿剪发落辫。此刻,虽偶有穿西服者露面,但民间的家常便服,大多仍旧照旧穿着。那些着西装、系着领带、带着礼帽、拿着手杖者,则多为官厅及有地位财势的人士。

  这个时候开化的民间妇女,除了头髻屡更,服装长短宽窄亦随季节时令更换变化之外,其他并没有太大的变更。

  自民国十五年以后,开化妇女多落鬓留短发,衣服更是改为用旗袍替换了短上衣。然而旗袍穷苦者妇女却不得有穿,那些穿着旗袍的妇人大多为生活条件不错的中产阶级人士之妻妾。

  至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开化布帛的价格涨到了四万倍以上。在四乡穷乏之地的开化乡村,甚至出现了农人用棕叶织棕衣为上服的现象。那个时候,制作一身粗布短衣裤、或制作一席晚上盖的粗布绵被,动辄需要两万元以上,足可见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辛苦了。

  民国末年,开化男子穿和尚衣,扣子往右边腋下开。夏天穿长衫,冬天穿长袍,套以短袄。

  到了解放前夕,男女服饰开始变化为对襟服式,但大肩衣仍为老年人所喜爱。女子开始穿连襟短衣,若是青年女子,还爱在襟边绣花边用以装饰。

  男女均穿裤腰式裤子了,幼小儿童穿开裆裤。城镇普通女子开始穿旗袍,布料大多为民间常用的阴丹士林布。配旗袍的鞋子以圆口布鞋为主,冬天有棉鞋。年轻女子和少年儿童爱穿绣花布鞋和云头布鞋,布鞋均配有鞋带扣之。

  这期间,开化山中山民有两种特别的草鞋,一种称“蛤蟆头”,一种称"满子草鞋”,前者轻便,后者履冰雪而不寒冷。

  女子缠足,也是解放前的一种陋习,一般从六岁开始裹足。大溪边乡墩上村的杨银芳是开化县的最后一位高龄裹足老人,在前几年已仙逝。至民国后期废除了裹足陋习,那些裹足者,通产穿私人手工制作的小布鞋,有的还带有好看的绣花。

  开邑人戴的帽子一般为圆顶,状同半瓜,人称“瓜皮帽”。之后又有棉纺绒帽和抽卷布帽。儿童以瓜皮帽为多。婴儿戴红缨帽、铃铛帽。各乡村地异广袤,帽子色别亦各有特色。开化妇女亦有戴帽子的习贯,帽以绒线编织,帽边装饰一朵线花,并以黑纱布条绾头发为主要类型。

  解放前发式城乡有异,乡里人多理“汤瓶盖”“和尚头”,城镇一般留分头(西洋发)。儿童发式繁多,有“寿桃式”“蜻蜒式”等。女子发式一般婚前打辫,婚后打髻。

  乡下农民的腰巾俗称“大手巾”,农民干活多备之。扎之头首或系在腰问,挑担时则披在肩上,干农活流汗了随手擦拭。

  乡村儿童要戴银项圈、手镯,长命锁等饰物。城镇成年女子有戴耳环、手镯的习俗。解放后,服饰更新,式样繁多。开化男子以着中山装居多,西装和各式时装在中、青年人中暗暗流行。

  女子服装用料开始考究,款式新颖,流行穿时装,夏日有短裙和连衣裙。草鞋渐趋绝迹了,中、高跟皮鞋和橡胶鞋子开始占据人们的双脚。

  上世纪50年代,开化城镇居民服装多用机织布(俗称洋布),颜色以灰、黑、蓝和藏青等单色为主,间有穿家织布(俗称土布)的。这个时候的服装多由裁缝店以手工或缝纫机制作为主。

  男装多为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青年装、香港衫、衬衫等,女装多为列宁装、对襟衫、两用衫等。

  女青年时兴白衬衫配以灰色或蓝色工装裤,旗袍已极为少见了。干部穿“干部服”(即灰布中山装),质料多是平布、纱咔,咔叽则是那个年代较为高档次的布料了。

  农民的服装多由自家或裁缝手工缝制,这个时候生产力水平还较低,老百姓收入有限,坊间穿衣有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习惯。

  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除了府绸、纱咔、咔叽、直贡呢、斜纹布外,被称为“人造棉”的化纤类面料如东方呢、富春纺、雪花呢,以及后来的的确良、涤咔、涤纶等是颇为时髦的布料。

  市面上毛料、绸缎、灯芯绒、丝绒等亦有人穿着,服装面料的颜色、品种、花样也都逐渐丰富。夏季有穿西式短裤和纺绸衫的,农村居民穿对襟衫者少了,春秋两季以穿着中山装、两用衫、衬衫为主。冬季人们内穿卫生衣、毛线衫,外加类似中式的对襟暗扣或拉链的薄棉袄或丝棉袄。

  工人们上班穿“青年布”缝制的工作服,是那个时代很强烈的风格和特色烙印。

  “文革”期间,以身穿洗得发白的绿军装、头戴绿军帽、臂带红袖章、腰扎军用皮带和肩背绣有“为人民服务”红字的军用挎包为“革命”形象。此后,曾一度流行青年布的“工作服”,这期间,服装颜色多是草绿色和蓝色。

  上世纪70年代后,时兴咔叽、的确良和涤咔,但布料的价格较高。后来涤纶、化纤、棉麻和混纺布类品种增多,价格也趋走低,渐次取代了纯棉布市场。

  为了使衣领保持整洁又节省布票,在中青年中曾时兴戴用“假领”,即只有衬衫领子,下有布带套于腋下,而未必真正需要穿一件衬衫,就可以看见一个衬衫领子,是那个时代的一种风尚。

  改革开放以后,犹如一夜春风吹来,“喇叭裤”和与此相近的“牛仔裤”,迅速被青年人喜爱和接受。此后,“牛仔”系列服装以时尚、奔放、洒脱、不拘小节以及耐磨、耐脏等特点,在山城开化历40余年仍盛行不衰。

  1983年,西装再一次在山城开化出现了。它取代了中山装成为了开化官员和各界人士出席正式场合的重要服装之一,之后又广泛流行于城市乡镇乃至偏远山村,乡野农民也穿得起西装了。

  于此同时,“夹克衫”以其宽松、休闲和适应性广泛地成为开化最主要的服装款式之一。1984年,健美裤、运动衫、文化衫等在开化像一阵风一样流行起来了。

  这个期间,女性服装更是竞相时髦,五彩缤纷。迷你裙、西装裙、超短裙、直筒裤、萝卜裤、长裙、七分裤、娃娃衫等均曾一领风骚。

  相比较而言,根据个人不同喜好、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居住条件等,男性服装则比较趋于稳定,以西服、夹克、休闲服、运动服等款式为主打,穿衣风格也更加成熟、沉稳。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不论男女老少,内衣都是布质运动衫或针织背心、汗衫、圆领衫。内裤多为“三角裤”,用纯棉针织品。内衣有丝织、涤纶、腈纶、涤绸等,t恤衫与衬衫等则可以外穿。

  女性的胸罩也兴起了,不仅种类繁多,式样新颖,而且还由单层、夹层演进为有填充物的“文胸”。皮衣、皮草开始出现,价格不菲,有的甚至昂贵的令普通老百姓咂舌。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迈进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社会更加日新月异地变革,山城开化人在追逐美好生活的征途上,生活得也越来越好,衣裳服饰也穿得越来越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穿金戴银戴珠宝戴钻石,那些往昔只有在“t”形台上才能看见的高档时装已很快走上了开化的街头巷尾。

  羽绒服的轻盈保暖、羊绒衫的秀美时尚、皮草的大气、风衣的休闲,开化人对于服装的需求功能亦早就由最初的蔽体保暖、经济实用渐次走向今天的讲求美观、追求新潮时尚,进而向体现自我的审美价值方向发展。今天的人们,对于服饰,除了蔽体保暖,更有了文化上的内涵需求了。

来源:   作者:张蓓   编辑:郑冬红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网站地图